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示范线(北京地铁S1线)2月28日在北京启动建设,我国将拥有第一条完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交通线和世界上第二条中低速磁浮运营线。这同时表明,我国中低速磁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磁浮列车利用电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过自动控制手段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被称为“零高度飞行器”。与普通轮轨列车相比,它具有噪声低、振动小、无污染、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特点。
造价略高于轻轨,远低于地铁
根据工程计划,S1线(东起西四环定慧桥北五路,西到门头沟)将于2013年初建成并试运行。目前的第三代样车已在试验线上安全运行6万公里,列车最大有效承载能力达到15吨,车辆、轨道及相关装备完全达到运营线要求。
这一技术的工程化研发,是由国防科技大学与北京控股集团磁悬浮技术公司共同开展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被誉为“中国磁悬浮之父”的国防科大教授常文森带领课题组,相继突破悬浮导向控制、转向架、总体设计与系统集成等核心关键技术。1999年,国防科大与北京控股开展合作,并共同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及工程化应用研究”。双方联合国内17家科研单位与企业协作攻关,成功研制出三代列车和两条试验线,实现了关键装备的全部国产化,形成了中低速磁浮交通技术工程化、产业化实施能力。
2010年3月,项目通过验收。专家组认为,我国所掌握的中低速磁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国防科大磁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杰介绍,磁浮列车每公里工程造价不超过3亿元,目前略高于轻轨,远低于地铁。对于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形成高端自主产业,磁悬浮交通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设计的权利和能力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核心。”北京控股磁悬浮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明说,我国的中低速磁悬浮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也完全为国产,并且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将为推动民族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无电磁辐射污染,车厢磁场低于家电
中国磁浮技术首席科学家、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常文森2月28日说,磁悬浮列车无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无害。
常文森说,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过自动控制手段使车体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为1厘米的间隙。磁力集中在这1厘米的空间里,一旦离开这个空间,磁力就恢复到与地磁场差不多的水平,不会对乘客、更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