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雄安新区超低能耗建筑国际论坛9月19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开幕,9月21日圆满闭幕,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走进超低能耗建筑,引领生态宜居生活”。这是雄安新区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论坛,来自国内外的400多名知名专家和企业家围绕超低能耗建筑在雄安新区的应用问题展开了交流。与会专家表示,装配式技术有力助力了雄安速度和雄安质量,未来将建设中国特色的雄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
雄安新区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达标率将达100%
雄安新区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按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低碳新区”的要求,新区建设的绿色标准成为全社会热切关注的话题,因此该论坛也备受关注。作为本次主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承办,由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中海地产集团协办的“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化发展分论坛”上,雄安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组组长路立营在发言中指出,“当前雄安正处于开发建设的关键时期,一系列标准和规范都在逐步完善过程中。在这个重要阶段,雄安新区集中力量组织本次论坛,更希望能作用于新区,建立从设计建造、开发建设、运营维护的建筑全产业链,服务于新区的建设,并带动世界建筑行业的迭代升级。”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生命线,城市也是人类利用能源、消耗能源的主要场所。世界银行研究发现,仅占全球陆地面积2%的城市消耗了全球67%的能源,排放了全球70%多的温室气体。联合国环境署数据分析指出,建筑全生命周期产生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30%,消耗的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40%,而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长。当前中国正处于世界上规模最大、进程最快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建筑能耗已经超过工业能耗和交通能耗,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
“雄安新区具有规划、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创新优势,有条件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全系统领域注入节能降耗基因,雄安新区还拥有数字城市与物理城市同生共长的智能技术优势,未来通过单体超低能耗建筑的BIM,汇聚成城市级超低能耗建筑群的CTM,将精确有效地实现城市能源的就地平衡,在更多层次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介绍。
在他看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作为新区内第一个城建项目,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区规划建设的一些基本理念,园区中的政务服务中心采用的被动式建筑,与执行现有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相比,可节能50%以上,而未来雄安新区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达标率将达到100%。
超低能耗建筑成雄安质量新名片
超低能耗建筑,即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更好的房屋结构,以及高效新风技术,尽量少地消耗能源的建筑,比普通建筑节能90%以上。
在雄安新区的首个基础设施项目市民服务中心内,已有多个单体建筑采用了这些技术。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北方分局总工程师彭明祥发言时,介绍了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成功将被动式建筑技术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技术一体化设计与应用相结合,钢结构件及围护结构均采用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创新性地完成了钢结构、ALC板和被动式节点处理技术高效结合的专项设计方案,实现了被动式与钢结构装配式的完美融合,体现了“雄安质量”。
“下一步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一定是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数字建筑等多种高品质建筑融合发展,体现新时代高质量建筑品质。”原住房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王铁宏说。
着眼整个行业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文林峰指出,未来,在雄安大力建设高品质建筑,将有利于促进装配式与被动式房产业的健康发展。
“超低能耗建筑是近年来国际上快速发展的高能效、居住性建筑,在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它是建筑业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的有力抓手,代表了世界建筑节能的发展方向。”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也认为,为推进建筑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建筑大力推动以“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和建筑工业化”为方向的建筑创新业务,并在全国打造了山东建筑大学实验教学楼等多个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标杆,包括众多与会嘉宾都提到的体现“雄安质量”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的政务中心也是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
据了解,中国建筑受雄安新区管委会委托,已经牵头编制了《雄安新区绿色建造导则》,参与了《雄安新区绿色建筑设计导则》《雄安新区绿色建材准则》的编制等。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评议组专家、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说,技术是很成熟的,但要在中国大规模应用,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做出雄安特色、中国特色的超低能耗。
(转自《中国青年网》原标题:2018雄安新区超低能耗建筑国际论坛举行 专家:装配式技术助力雄安速度)